明清绘画五百余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明代绘画以地区为中心,出现了一批绘画流派与名家,在画坛主流相互衔接与更迭。清代绘画沿袭着元、明绘画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文人画发展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也有一批画家另辟蹊径,形成新的流派。
这些流派如何发展而来,它们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人,绘画风格又是如何。接下来,听我们娓娓道来 ,走进“武林画派”的艺术世界。
落笔纵横,水墨淋漓
“武林画派”开创于晚明,以蓝瑛为首的“武林派”,是一支影响了有清一代的山水流派。继而蓝氏子孙、刘度、王奂、曹有光等,将此派发扬光大,在清代画坛树起一面自成一格的地域流派大旗。
此画派绘画题材多以山水为主,其创始人蓝瑛遍师宋元诸家,力追古法,融汇贯通,形成了丰富多变自成一派的绘画面貌。在当时追随者众多,对明末清初的绘画具有较大影响。
笔笔入古,开宗立派
千百年来,能落笔纵横,水墨淋漓的画家已属难得可贵,能开宗立派的画家更是屈指可数,蓝瑛便是其中之一,其成就与文徵明、沈周并重。
蓝瑛(1585—1664后尚在),字田叔,号蜨叟,晚年号石头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生以绘画为职业,寄情于笔墨,汲取优长、标新立异,画风融合南、北两宗,开创了清初江浙画坛上著名的“武林画派”。
他早期笔法较细润,摹仿前人笔法痕迹明显。中年时期,不断精进,改变绘画技法。晚年的蓝瑛遍临宋元诸家,形成了文质相兼,雅俗共赏的画格,开创了一种雄伟浑穆的独特面貌。工山水、花鸟、人物,绘画面貌多样,墨笔与青绿工细均能,融会各家,自成风范。
蓝瑛《仿北苑茅亭话旧图轴》
款识:北苑太守画法于西溪之凝紫山庄。七十二叟蓝瑛
钤印:蓝瑛之印、田尗
“气韵纵然五百年”展览中展出的《仿北苑茅亭话旧图轴》便是他72岁时所作。胸中有真丘壑的观察积累,眼界开阔,落笔纵横,水墨淋漓。以高远法构图,皴染结合,山头矾石与瀑布水口的描绘自然生动,笔墨松动老辣,是他晚年典型的山水画风。
大家风骨,山高水长
在明末清初,受蓝瑛影响的“武林派”画派众多,除他的儿孙之外,还有不少从学的弟子,如刘度、陈洪绶、王奂等。
蓝氏子孙秉承家学,其子蓝孟继承其父,从摹仿宋元开始学习山水画,《仿王蒙山水图轴》从构图、用笔、设色都能看到蓝瑛成熟期作品风格的影响,皴笔和苔点细密而稍零乱,绘画继承家学,布局精心,用笔严谨。其孙蓝深继承蓝瑛画风,能诗善画,虽得祖父之传,面貌多样,可自得其巧。
蓝孟《仿王蒙山水图轴》
款识:山深人事古,楙楙玳瑁妍。闲觅同声调,相参秋水篇。壬午邗关江上,漫作黄鹤山樵法,请证子举先生。西泠蓝孟。
钤印:蓝孟、亦舆
蓝瑛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所及,如山高水长。弟子陈洪绶山水画奇古怪诞;刘度深得其画理,尤善界画楼台;曹有光绘画笔致工稳,画风清新自然.....
刘度《仿李成寒林图轴》
款识:仿李成寒林图画法,刘度
钤印:刘度之印、叔宪
在山水画艺术上,蓝瑛及其门人形成的“武林派”是元代文人画的继承与变革传承,无论是画风还是笔墨意境,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武林画派”厚积薄发,在高手如林的山水画派中,大放异彩。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