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新视界》专栏将陆续发布入选2023年“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最美书记校长”先进事迹,充分展现我区广大教师担当作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并以此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本期推出入选江西省“最美教师”——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周文琴,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教育故事。
【简介】周文琴,女,199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
深耕特教 笃行致远
——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周文琴事迹材料
“讲台方寸窄,黑板丈余长。
一堂三刻累,半生四季忙。”
这两句诗深刻描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常态。他们兢兢业业是为了浇灌希望的“种子”,那道道忙碌的身影无与伦比的美丽。
周文琴,自2013年踏入特殊教育行业至今已整整十年。她始终保持着教师初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持续在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
以爱为桥 倾心教育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爱,它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教师往往是自我牺牲式的爱的代表,而特教教师需要付出得更多。周老师倾心面对的是那一株株需要呵护的羸弱“小芽”,为了让“小芽”自强自立、茁壮成长,周老师带班时一直精心细致地建设充满爱的班集体。班干部的选拔,班级管理的分工,课程的设计,作业的要求,活动的安排……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仔细的考量,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相较于健全学生要弱上很多,周老师每一个设计都要衡量把握好“度”,针对班上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个性适用化安排。例如:根据班上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分为ABC三层,建立每一层学生的个人档案,细致分析每一层学生的优弱势,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优势,帮助其树立自信,并挑选适合的时机鼓励学生尝试弱势项目,培养其不回避困难的学习态度。小建(化名)非常活泼好动,与同学相处时有些“霸道”,运动能力很优秀,但语言发音方面问题较大,不爱说话。根据小建的情况,周老师征求了班上同学们的意见,推选他做了班委,起初同学们有点担心“霸道”的小建会“欺负”他们,可是在周老师和小建的班委工作沟通中,周老师循循善诱,教育小建作为一名班委该有的责任担当,初期确实和同学们有些小摩擦,但周老师从中调和,给予了小建很大的鼓励支持,小建的班委工作越做越好,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与同学团结友爱,在班级沟通交往中,小建也锻炼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次年的班委推选会上,同学们纷纷主动投票给小建,小建开心自豪的笑容比太阳还耀眼。
为了学生们能更好地成长,周老师还积极地为学生们营造舒适、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文化环境,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大部分采用废弃的物品做材料,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和独特的创意进行手工制作,多次获得班级文化布置一等奖。这些精心的建设在班里发辉着“润物无声”的功效。
在学习上,周老师制定了“强带弱”助力小组制度,A类学生是班级的“主力军”,担任“打前锋”、“冲头阵”的任务,他们在协作中学会了助人为乐、增强了集体意识,而B、C类学生虽然各项能力水平偏低,但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助推力”,他们在协作中树立了信心、提升了自身能力。周老师重视学生们的潜能开发,从做得好的“点”开始,锻炼到精,再发散相关周边,逐个提升。在她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没有哪一个学生是可以被放弃的!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周老师在班里既是“严父”,又是“慈母”,还是学生们的朋友,奉献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建立起师生间的信任,学生们乐意与她交流沟通,也发自内心的对她敬重。小灿(化名)因为面部淋巴肿瘤,一直非常的自卑,想法也非常悲观,她总是低着头,害怕面对别人的目光,父母非常忙碌,疏于沟通,周老师很关注小灿的心理动态,经常会抽出空闲时间与其交谈,引导小灿打开心扉,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小灿很喜欢跳舞,看到别的同学舞蹈,两只眼睛亮亮的,但她因为自己的样貌总是没有勇气展示,周老师为她争取学校集体舞蹈的参与机会,课间操鼓励她做领操员,渐渐地,小灿发现看着她的目光并不是只有鄙夷,原来还有赞赏。在周老师的关爱下,小灿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灿烂绽放。
周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用宽容的心灵去温暖学生,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她对待贫困学生,时常家访慰问,尽力为其争取助学补助;她对待转学插班生,根据其能力,利用空余时间不厌其烦地补教基础知识……她相信她的真心付出能让这些智力障碍学生以心换心,汲取到抗拒生活中困难的“养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老师课堂内外的谆谆教诲没有白费,学生们学会了自觉遵守规则、自主管理日常操行、团结友爱、乐观能干,他们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这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特殊学生的成长脚步确实比普通孩子要慢得多,但对于周老师来说,点滴进步就已足够欣慰,一点点就好,每周每月每年,积累下来就是蜕变。
行事极致 乐于反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周老师在工作上严谨认真,追求极致,任何一项任务交代给她,她都会努力完成到自己能想到、能做到的最好。
新校成立不久时,学校安排周老师装饰改造图书阅览室,空荡荡的教室、散落成堆的书籍,想要整理改造,“工程”巨大,但周老师不怕辛苦,接下了任务就要认真做好,她从构思设计到购买材料,再到装饰就位,每一步都融汇了她的“浪漫”,几千本图书也都扫描条码分门别类记录在电脑上,并按照类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将一片混乱的图书阅览室变成温馨浪漫的小书咖。
周老师担任校园新闻编辑时,对待每一篇投稿都认真负责,配色、挂件装饰、字体大小样式、边框选择……仔细调试到满意状态,绝不会因为要占用大量时间而有囫囵吞枣的心态,她只会想怎样还能做得更好。
周老师在教学上也是精益求精,学习与创新两头并进,扎实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寻找最适合的教学、管理方法,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管理风格。她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竞赛活动,红色绘画、粘土制作、扇画、朗诵等,并屡获荣誉,还指导青年教师参与课例竞赛,其中《消灭病毒》、《乌鸦喝水》课例获得市级一等奖。
灵魂有趣 心中有光
周老师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喜欢别出心裁,这些特点对她的工作也起了很大助力。在“学典型、读红色、践初心”主题党日诵读活动中,在其他竞赛老师选择了悲壮故事的情况下,周老师别具一格地选择了邓颖超女士与周恩来总理充满浪漫情怀的家书,给听众带来了一抹欢乐的氛围。在第2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正值教师节前夕,她独出心裁地选择了自己撰写的对支月英老师的赞美诗,借此歌颂对支月英老师的敬佩之情,同时激励自己向优秀教师学习。在《担当实干 不负韶华》微党课竞赛中,她精心设计了一出情景党课,展示了新时代下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变化发展,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同进,她参与的宜春市第十六届党员教育电视片《一个都不能少》,展示特教教师砥砺深耕、笃行致远的工作作风,并在各中小学校循环宣传。
周老师对待特殊教育事业总是充满热情与拼劲,她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事干,苦中有乐享。她带着这份爱坚守着初心,将继续在特殊教育岗位上努力耕耘,为特殊孩子们的成长道路添砖加瓦。
来源:区教体局
编辑:刘婷婷
编审: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