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飞架在大渡河上的十丈高空,敌人现把木板全都毁掉,只剩下光溜溜的13根铁链子,望下去令人头晕目眩……”近日,西村镇西村社区的大喇叭里,娓娓传出本土革命烈士“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的故事。自今年3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的“村村响”大喇叭便充分发挥作用,每天8点、11点和18点三个时段,定时循环播放红色故事音频。
图一辽市镇泽溪村广播员正在播音
“每次听到大喇叭里讲些革命故事,我都会仔细听听。尤其是干农活的时候,边听边干,十分有劲。”辽市镇泽溪村老党员易道宗说。将党史知识、红色故事用地道的土话,通过大喇叭散播,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如今,全区28个乡镇街道,人们都已经习惯了大喇叭播放背景音。
在袁州,“村村响”大喇叭每天定时讲党史、播新闻,有效衔接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内容,向广大群众讲述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百年奋斗史,同时还穿插播放革命歌曲。袁州区精心组织开展的“历史课堂”“初心课堂”“宣讲课堂”,安排专人负责把这些精选作品制成音频、视频,把党史课堂搬到社区网格、田间地头、基层一线,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拓渠道、延触角,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二在辽市镇泽溪村,老党员易道宗边清扫垃圾边听广播
大喇叭为群众带去了知识,当地又有着丰富的好人资源,袁州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从中找准结合点,做好结合文章,又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一方面,“好人宣讲团”带头学党史、讲党史,“袁州好人”以身践行,结合自身经历为群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党史课。另一方面,区在组建“好人宣讲团”的基础上,邀请宣讲团成员、“中国好人”谭良才等录制好故事,新一轮的好人讲故事通过“大喇叭”传播后,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一个喇叭,就是一个阵地。据悉,袁州区融媒体中心正在策划制作“党史故事”系列作品,利用“村村响”大喇叭,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受教益,让党的好声音在基层农村落地生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