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民兵可以回答一下,‘袁州会议’的由来是什么?其旧址是在哪里?”7月19日傍晚,凉风习习,晚霞满天。区人武部组织区民兵应急连和交通巡线、公路运输3支分队参训民兵,整齐列坐在蓝天救援队训练基地前的草坪上,聆听一场精彩的党史教育课。渥江镇武装部长易宜平以《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先烈意志,大力加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为题,讲述一个个发生在当地的红色革命传统故事,赢得大家阵阵热烈的掌声。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人武部党委在抓好机关本级学习教育的同时,着力拓展教育对象、延伸教育触角、扩大教育覆盖,丰富教育手段,把党史学习教育引入民兵集结点验场、民兵训练演练场,作为民兵政治教育课堂和民兵党课课堂的重要内容,引导带动全区近5万民兵学党史。人武部与党史办等部门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区分“宜春人民革命斗争史”“宜春红色故事”“宜春革命旧迹”“宜春红色历史文化”等4个专题精心编写民兵党史教育教材,搜集整理了全区100名老革命、老民兵、老党员的口述自传作为民兵党史学习辅助资料,从全区党校老师、党政领导、烈士后人、专武干部中挑选50名熟知党史军史、理论功底扎实的代表担任民兵党史学习教员,建立了严格的党史学习教育考勤、考试和考核制度,把民兵党史学习教育纳入民兵政治教育计划、民兵党课计划和民兵训练计划,确保民兵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地。
“今年全区共组织了12个批次17支民兵分队3000余人进行军事训练,每次集训都安排了4个课时的民兵党史教育课,在民兵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区人武部政委李玉成介绍,为了深入引导民兵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区人武部紧贴新时代民兵使命任务,注重用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党史军史故事铸魂育人,增强教育的渗透力辐射力,让广大民兵在学习当地红色文化中涵养红色基因,学习革命传统中砥砺革命斗志,激发投身强军事业、建设强大国防的热情和动力。今年以来,区人武部先后结合战斗体能拉练等时机,组织专武干部和民兵到水江红色文化广场、毛泽东故居、天台镇江东村苏区旧址等地参观见学;结合各批次训练演练,把党史教育课堂搬上训练场、演练场、比武场,激励民兵争先创优,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我是部队回来的退伍兵,还是第一次通过参加民兵训练而听到今天这么精彩的党史课,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知道我们袁州还有这么多红色革命故事,让我倍感值得、倍觉自豪。作为一名民兵,我一定要像我们身边的革命先烈那样,苦练本领,英勇顽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勇立新功。”在党史课堂上,三阳镇交通巡线连参训民兵黄云仔抢先发言,把学习讨论推向了高潮,经久不息的掌声回荡在盛夏的夜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