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泰同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边区一位出色的赤卫队长。他苦大仇深,爱憎分明,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在那艰苦的烽火岁月里,他带领赤卫队员们出没于杨岐山的丛林,战斗在宜(春)萍(乡)万(载)边界,他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 黄开泰是水江乡社背村人。生于1903年6月13日,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乳名“三陀古”,在敌人面前自称“三老爷”“三爷爷”。他家十分贫苦,父亲黄林祥为人诚实厚道,勤劳俭朴,大哥挑脚卖力,二哥做长工,全家终年辛勤劳动,但因地主豪绅的残酷压榨,一年到头,仍然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逢年过节,地主家杀猪宰羊、花天酒地,可他家却连饭也吃不上。有一年除夕,外婆给他家送来五斤猪肉过年,全家大小正准备美美的吃顿团年饭,却被地主黄春洋以抵债为由,把猪肉抢走了。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穷人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为了全家活计,1913年黄林祥夫妇强忍悲痛,将年仅10岁的黄开泰送到黄春洋家做放牛娃。开泰忍饥挨饿,起早摸黑为地主干活,却经常遭到地主黄春洋的毒打和辱骂。黄开泰先后在地主家放牛、打短工、做长工达13年,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在苦难的生活中,他逐渐认识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本质,心灵深处萌发了革命的火种,立下了“为穷人打天下”的豪情壮志。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军路过萍(乡)宜(春),沿途张贴告示,招收新兵。黄开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向父母提出“去当兵打北洋军阀”的要求。他父亲对北洋军阀的祸国殃民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也早已恨之人骨,为了让儿子有条活路,求个出头之日,便欣然同意了儿子的要求。黄开泰就这样参加了北伐军。在北伐军里,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胆识,练就了枪法,这为他以后的革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27 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公开背叛革命,共产党实行了战略转移,深入农村领导群众搞武装斗争,建立农民协会等组织。开泰听说家乡在开展农民革命活动,很想回家看个究竟,但多次请假,都未得到批准。1930 年初,父亲给他来了一封信,他利用这个机会造了一封假信,说家里为他找了一个老婆,要他赶快回家“定婚”。开泰的上司见他当兵三年多,从未回过一次家,加上这次又是婚姻大事,就批准他回家“定婚”。
黄开泰性情倔强,爱打抱不平,他小时候喜欢使刀弄棍,学过拳术,一身矫健敏捷,成年后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那虎虎生气,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子。1930年春天,水江乡的农民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开泰看在眼里,喜在眉梢,心想穷人翻身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正在这时,宜春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组织赤卫队,黄开泰等许多青年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参加。组织上经过挑选,批准黄开泰等48名队员组成赤卫队。由于他为人诚实,性格刚强,又懂军事,在成立赤卫队的大会上,经过组织推荐,大会通过,担任了赤卫队队长。从此,他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为革命出生入死地忘我工作。就在这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 黄开泰担任赤卫大队长后,日思夜想,怎样把这支队伍带成一支能攻善守的“铁军”。他想要培养一支铁军,一是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严格组织纪律;二是要提高队员们的杀敌本领;三是要有枪。为了武装自己,保卫苏维埃,他决心去白军手里夺枪。
1930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水江苏区的“进剿”。敌朱耀华部一〇三团的一个营进驻水江。一天晚上,黄开泰手持虾网,身背鱼篓,假装捞虾,顺着水圳摸进敌营,白军哨兵见是一个“农民”在水圳里捞虾便失去警惕,并向黄开泰借火吸烟,黄开泰趁敌点火毫无防备之机,抽出匕首,将敌哨兵杀死,缴到了一支枪。接着,他又装扮成白军哨兵,站在原哨兵岗位上,等待夺取第二支枪。过了一会儿,换岗的哨兵向开泰走来,边走边说:“时间到了,下哨吧。”话音刚落,黄开泰一手夺过了这哨兵的枪,跑步如飞地消失在夜色之中。敌哨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懵了。待他醒来大喊抓“土匪”时,黄开泰早已跑到对面的山上去了。
1933年3月,地下交通员送来情报:“下源土豪彭锡光从萍乡购买了五支枪。”开泰得知后,于当天晚上带领三个赤卫队员,从后门摸进了彭锡光家里,逼他交枪。彭锡光开初怎么也不肯承认,左一个“没买枪”,右一个“没有枪”。开泰见他如此顽固,倏然从腰间拔出了寒光闪闪的马刀,搁在彭锡光脖子上,并严厉地警告说:“彭锡光!今天你不交枪,就交人头,两条路由你选择。”彭锡光是个怕死鬼,完全知道黄开泰的厉害,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不得不说了实话。原来彭锡光把枪买回来后,不敢放在家里,将枪藏在炮台(碉堡)里,交守望队保管。于是,开泰又逼着彭锡光带赤卫队去炮台取枪,并向他说明:“一切要听我的话,不准乱说乱动,不然的话,三爷爷就要你的命。”彭锡光按照他的吩咐,刚把炮台的门叫开,黄开泰带领着几个赤卫队员便猛扑过去,当头一刀把开门的队丁杀了。其余几个守望队员早已吓破了胆,一个个跪地求饶,乖乖地交出了五支新枪。 赤卫队有了枪,如虎添翼,战斗力不断加强。随着战斗的胜利,赤卫队的枪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不但有枪,后来还有战马和其他军需物资。他们把缴来的武器,一部分留作自己用,一部分上交县苏独立营,有的队员一时思想不通,黄开泰总是教育大家:我们不能眼睛看到鼻子上,独立营是大部队,大部队打大仗,更需要枪。
(三) 黄开泰有两手使敌人闻风丧胆的绝技,一是跑得快,速度能赛马,有“飞毛腿“之称。1930 年9月国民党政府有两个粮差来小枧催粮,这两个家伙打骂群众,欺压人民。开泰听到后,火冒三丈地说:“这里成立了苏维埃,他还敢来收粮,非给他点颜色看看不可。”立即带领几个队员赶到小枧村,看见两匹马在田边吃着即将收割的谷子,一个粮差抱着枪坐在李树才的大门口,另一个粮差在屋内气势汹汹地指着跪在地上的李树才破口大骂:“他妈的!装穷叫苦,有粮不交,几个赤卫队员能给你保什么镖。”开泰等人从后门冲了进去,对着粮差一刀砍去,那个粮差头一歪,胳膊被削掉了半边。坐在门口的粮差见势不妙,慌忙奔出门外,跨马急逃。黄开泰迎头直追,马跑得快,黄开泰跑得更快,当他追到马屁股边时,揪住马尾一扯,那马撕心裂肺地一声惊叫,猛地把粮差掀下马来,开泰叫赤卫队员把他绑起来,并在他身上缴获一个黄布包,里面包着的全是催粮通知单,开泰一把火把它烧了。这事当时轰动了远近乡村,被传为佳话,都夸他的武艺高强,为穷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开泰的另一手绝技是枪法好,打得又快又准,有“神枪手”之称。外出执行任务时,他经常把枪扛在肩上,弹上膛,一有情况,随着枪的放下而射击,不需要专门瞄准,而且百发百中。1933年的一个晚上,黄开泰外出执行任务,路过水江炮台边,白军班长丁牙仔在炮楼上发现有人,大声喝道:“谁呀?”开秦从容地回答:“是你三老爷!请你不要到射击孔边来,小心三老爷的子弹不认人。”白兵凭借炮台的掩护,不服气地说:“哼!你不要吓老子,老子站在这儿不动你也打不中。”黄开泰进一步用激将法说:“伢仔,你有本事敢在射击孔亮亮火光么?”丁牙仔心想,隔了几十丈远,又是伸手不见掌的黑夜,瞄准也无法瞄,任凭你枪法好也无可奈何。于是真的提着灯火对着射击孔晃了几下,只听见,“砰”的一声,丁牙仔的脑袋开了花。第二天,敌人在掩埋这具尸体时,还在骂丁牙仔:“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没听过虎叫也听过虎哼啦!”从此,黄开泰被人们誉为神枪手,白军只要一提起“三陀古”的名字,就会谈虎色变。
(四) 黄开泰不仅胆大无畏,英勇善战,而且机智灵活,多谋善断。1913年10月,国民党警察队长王家琳,纠集竹亭、搀圹、坑西一带的难民团200多人,气势汹汹地来到坑西镇。妄图一举消灭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独立营和五区赤卫队。战斗打响后,开泰打得异常勇猛顽强,他弹无虚发,先后消灭了50多个敌人,当我军因敌众我寡转移时,他一个人留下来掩护部队撤离。他一会儿在东边放几枪,一会儿又到西边放几枪,搞得敌人蒙头转向,迟迟不敢前进,怕中埋伏。后来敌人发觉只有他一个人,就一齐向他扑来。他边打边退,当退到高岭余村时,脚上负了伤。他随机应变,躲进了一坵长满茭笋的池塘里,巧妙地脱离了险境。
1932年5月,驻在萍乡桐木的一个“剿共”团进犯小洞苏区。因敌强我弱,小洞赤卫队派人向宜五区赤卫队求援,黄开泰接信后,立即集合赤卫队员赶赴小洞增援。他指挥队员埋伏在有利战斗的峡谷两旁,自己却身背一支枪和一支军号,直奔谷外的沙子坳。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敌人鱼贯而来,当敌人离他只有30米左右时,他大喊一声:“打!”随着几声枪响,排头的几个敌人应声而倒。随即他又高喊:“三营堵住退路,一营、二营两边夹击!”他东边打几枪,西边打几枪。白军只听到他指挥口令,看不见红军的身影,而自己队伍里却被对方准确的枪法打得一个个倒下去了,摸不清“红军主力”有多少人,吓得趴卧在地上不敢向前,白军团长只得命令部队立即从原路撤回。这就是人们经常传颂的“三陀古”单枪退敌人的奇闻。
193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黄开泰在慈化学校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到会的有30多人,当会议开到下半夜两点钟时,突然哨兵跑来报告:“不好了!敌人包围过来了。”主持会议的区苏主席坚定地说:“做好战斗准备,一切听从黄开泰指挥!”开泰问明了敌情后,命令大家从后门突围。谁知刚跨出门槛,敌人的机枪响了,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突围失败。开泰见四周都有机枪封锁,认为硬冲是不行的,但必须在天亮以前冲出去,否则就很危险。他重新考虑了一个突围方案,即利用屋侧的池塘制造假象,造成敌人的错觉然后从大门突围。第二次突围又开始了,砰!砰!砰!……一阵枪响之后,守在后窗的同志随即将砖头抛进池塘里。敌人听到“咚隆!咚隆!”的响声,大声叫喊:“土匪跳塘逃跑啦!快来抓活的。”趁敌人聚到塘边时,开泰率领大家从大门冲出去了,白军在塘里没有发现什么,知是中计,急忙回头,正好和黄开泰他们相遇,双方展开了肉搏战。短兵相接,敌人不好开枪,开泰和区苏干部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但是,敌人并不死心,又尾追了上来。黄开泰一个人守住山口,掩护大家撤退。他一枪一个,弹无虚发,打得敌人无法靠前。当开泰估计大家已安全转移时,便把帽子取下来放在一块显眼的石头上,吸引敌人,自己从容地从后山撤走了,白军对着那顶帽子放了一阵乱枪,没有听到动静,便小心翼翼地进行搜查,只捡到一顶打了七、八只弹孔的破帽子,气得直跺脚。
(五) 黄开泰打土豪杀劣绅,烧碉堡歼白军,威震敌胆,名扬四方,敌人对他又怕又恨。敌人四处侦察,企图乘开泰不备,下毒手谋害他。1933年4月的一天晚上,开泰在家里住,由于叛徒告密,他家被白匪包围了,他急中生智,躲进了一条又臭又脏的阴沟里,敌人翻箱倒柜搜到半夜,没有找到开泰的影子,敌人气急败坏把全村穷苦群众乱打乱吊,逼他们说出黄开泰躲在哪里,农民黄桂元的屁股被打得鲜血直流,仍咬紧牙关,一声不哼。白军折腾了半天,一无所获,敌连长气得大骂稽查刘德桂,刘德桂点头哈腰再三向连长说:“是黄善文报告的,他亲眼看到‘三陀古’回家来了”。这时,黄开泰在阴沟里听得一清二楚,真是肺都气炸了。黄善文原是苏维埃干部,和黄开泰即是同村,又是“同志”,后来苏区情况恶化,这个软骨头就叛变投敌了。开泰心想:“这个蛀虫如不除掉,苏区斗争和革命事业将遭到严重的损失,黄善文呀黄善文,这笔账一定要清算。”因此,在他脱险后的第三天,便带着满腔怒火,跑到黄善文开设的肉店里,用杀猪刀处决了这个叛徒。
1934年,红军主力北上抗日,白军卷土重来,地主豪绅反攻倒算,水江苏区一片白色恐怖,敌人烧杀抢夺,无所不为,苏区人民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痛苦。有的村庄成了一片废墟,苏区人民流离失所。这时,赤卫队的斗争环境也异常艰苦,没有根据地,失去了依托,供给无保障,耳目不灵。困难吓不倒英雄汉,黄开泰他们涉山涧、钻山洞、采山果、挖野菜,历尽了千辛万苦。他们白天隐蔽,晚上出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日夜惶恐不安,反动政府为了消灭游击队,到处悬赏通缉黄开泰:“活捉三陀古者,赏大洋五百元。”
后来,敌军得知黄开泰隐藏的地点在乌石。1936 年11月19日的黄昏,用了一个排的兵力把整个村子和附近的山岭包围了,并连夜把知情人黄义汗捉去严刑拷打,逼他说出开泰隐藏的地点,黄义汗经不起敌人的严刑拷打,最后说出了开泰隐藏的地方。第二天天刚亮,匪徒们把黄开秦隐藏的洞口严密包围,反动头目刘德桂首先向洞里扔了一个手榴弹,黄开泰左臂被炸伤。这时,黄开泰没有子弹,但他还是不顾一切往外冲。 敌人发现黄开泰没有子弹,胆子更大,紧紧追来。正当他准备爬上一个山坡时,被追赶来的刘德桂拖住了一只脚,黄开泰忍着伤痛反过身来向刘德桂扑去,抽出匕首直往刘德桂的脖子刺去,但由于自己伤势过重,四肢无力,未能杀死刘德桂,这时敌人已把他包围起来了,黄开泰不幸中弹身亡,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33岁。1951 年,中央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宜春苏区访问,为了表彰黄开泰的英雄业迹,授予黄开泰特等烈士称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