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全力以赴战高温抗旱情

自8月以来,袁州区以晴热高温少雨天气为主,土壤失墒较快,旱情逐渐冒头加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当前防旱抗旱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各地各部门迅速动员,做到了早动员、早部署、早防范、早应对,抗旱减灾效果明显。

防汛抗旱指挥部

严密监测旱情发展。及时组织召开全区防旱抗旱工作会商调度会,要求各地高度关注旱情发展变化,科学研判形势,提前对防旱抗旱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科学调度蓄水工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水利部门,结合气象预报、水库库容等信息,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活水、后库水,先地表、后地下,保重点、顾一般”的原则,根据水源总量和各地用水需求,逐座水库、逐个水源算好用水帐,制定用水计划,对水库水量不足的实行轮灌和一把锄头放水措施。抓好水库、山塘、引水陂坝和提灌设施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尽可能多蓄多引,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需要。目前全区暂未出现水库和河流干涸现象。备足抗旱救灾力量。今年以来,袁州区累计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治理小型病险水库58座、清理维修水渠10万米、对150座水泵房进行维修检修;储备各类型抽水机、水泵15台,上水管100米、输水软管300米,机动抗旱设备1万余台(套),用于应急抽水;可供调用的消防运水车35台,保障应急供水。同时,区、乡两级约900人的应急队伍随时待命,根据天气和旱情发展适时调整应急工作重心,协助群众、企业做好防旱抗旱工作。西村镇

投入抗旱资金210万元,投入抗旱设备180多台,增设和改造泵站29处,打深水井5处。针对部分淤塞严重的渠道,进行清理整治,各村共出动机械20余台,修复清理渠道,确保水流畅通,提高水流速度。同时充分探挖可用水源,全面摸排镇域内塘、库、渠、河可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多种取水渠道。目前,全镇289个山塘,16个小二型水库,1个小一型水库,一个中型水库定时适量放水灌溉,保证田里有水。

彬江镇

提早启动抗旱准备,要求各村、水管所等及早做好防范前涝后旱、旱涝急转的应对准备,对抗旱物资储备、水库蓄水保水、水毁灌溉设施修复及相关抗旱装备维护保养等工作进行提前摸查。目前全镇共储备水泵120台、发电机10套、水管等抗旱物资,成立村组干部、大户等抗旱服务队16支。合理利用水库蓄水,组织农户对南源水库东西干道等灌溉渠道进行维修清淤,减少水量损耗,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库水源的合理放水,各村明确专人,适时放水灌溉,减少争水纠纷,合理利用现有水库水源。

湖田镇

对所有灌溉设施开展排查和疏通,深入田间清理沟渠,通过库塘放水、挖渠引水、水泵调水、打井提水等措施广开水源,确保旱情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各村通过上门宣传、发放节水倡议书等形式,提倡村民节约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倡导科学灌溉,积极推广节水举措。店前村购置20余台抽水泵,不间断运转;镇领导班子带头每天深入抗旱一线,村“两委”成员以及驻村干部日夜坚守在田间地头,协调村民有序取水,化解矛盾纠纷,保障供水。

金瑞镇

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扶农民进行抗旱保苗,组织各村干部指导村民抽水灌溉,确保农田供水充足。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投入大型抽水机2台,出动人力200多人次,完成水渠清淤10.2千米,全面解决抗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动员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将缺水稻田及时改种其它经济作物,想方设法弥补旱灾损失。

芦村镇

镇农林办积极协调电力部门帮助各村安装用于灌溉的电表。各村村两委干部在组织抗旱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采取上引下灌、塘库放水、水泵抽水等办法进行抗旱,努力把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并通过共享抗旱经验与方法,在芦村镇展现了全民抗旱的生动场景。

辽市镇

各村挂点班子和驻村干部深入田头地头指导帮助农民进行抗旱工作,确保农田供水充足。全镇投入抽水机20余台,挖机10余台,出动人力1200多人次,完成水渠清淤15.8千米。目前已极大缓解各村农田用水问题。柏木乡

统筹水资源管理,制定用水计划,科学调度各水库用水,同时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进村组,因地制宜采取水井、水塘抽水方式,帮助引水入田,缓解旱情,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