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既有地方歇脚,还有暖心服务,还能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就是城市发展的一份子!”
酷暑已至,在宜春市袁州区,不少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慨新的变化。
近年来,宜春市袁州区加大在新业态新就业组织探索力度,通过阵地聚“新”、保障护“新”、以心聚“新”,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积极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会治理,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新时代文明新风。
在袁州区新康府街道馨苑社区油茶广场、灵泉街道龙泉社区服务中心,“户外劳动爱心驿站”,沙发、饮水机、手机充电器、微波炉加热、应急药箱、工具修理箱等一应俱全, 为环卫工人、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提供暖心舒心服务。
在凤凰街道润达商圈、化成街道江轴社区东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为外卖骑手、滴滴司机提供临时休息、应急上网、应急充电、便民饮水等服务。
阵地聚“新”。该区紧扣“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总基调,充分整合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群团阵地、金融网点、邮政网点、闲置空间等,打造十余个集暖心关爱、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红色驿站””爱心驿站”。小小的驿站,不仅是户外劳动者的歇脚站,还是服务职工的“加油站”。该区丰富拓展“户外劳动驿站”功能,开展送清凉、送帮扶等活动,让驿站“活”起来。此外,该区延伸服务触角,在有条件的货车营地、物流园区、重点企业等设立“司机之家”“流动餐车”等服务点,满足多元化需求。
保障护“新”。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争议纠纷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项社会矛盾。该区构建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新业态劳动者专题法律知识宣讲及身心健康讲座,实施“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为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服务。去年以来,该区还积极推进帮扶保障多样化,开展送温暖项目。春送岗位,为230人次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夏送清凉,为200名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送上2万元防暑降温用品;金秋助学,为2名家庭困难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送去了“及时雨”;冬送温暖,为200余名新业态职工送去慰问金共计10.4万元。
以心聚“新”。该区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破题,通过“小群体”融入“大治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展现“新”担当。分类培树道路货运行业“袁路先锋”、快递物流行业“袁骑先锋”、直播电商行业“袁云先锋”,深入挖掘“最美劳动者”“最美司机”“最美快递小哥”等典型,从中推荐“优秀共产党员”“袁州好人等”,持续增强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在网约车领域积极开展“红色引航,使命必达”先锋行动,引导网约车员工、司机争做好人好事,争当“最美司机”,带动187名员工参与创文宣传、爱心送考等行动。
来源:区委宣传部 徐嘉杨(实习生)
编审:黎一
审核: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