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袁州区飞剑潭乡村民易先生专程到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飞剑潭派出所,送来一面绣有“践行宗旨解民忧 感谢人民好警察”的锦旗,对该所民警挽回经济损失和找回微信号表示感激。
8月9日20时,飞剑潭村民易先生一家人因为一件愁心事折腾着,因为易先生夫妻俩的微信突然显示注销状态,而微信里存着6万余元让人忧心不已。微信没了可以再注册,可钱没了就难以找回,全家人无奈之下打电话向驻地飞剑潭派出所民謷报案求助。
移动公司人员介绍,微信中有余额情况下,微信号是不可能被注销的,在易先生的孙子小易的讲述下,事情初现端倪。
易先生报案称,家里8岁小孩小易放暑假期间,最喜欢玩游戏。8月9日下午,在玩游戏时结识了网上一位所谓的“好朋友”,在获得了小易信任后,该“好朋友”通过某实时语音软件,手把手指导小易登陆爷爷、奶奶的手机微信号,然后把微信绑定的易先生夫妻的手机号解绑,再换成该“好朋友”提供的手机号,如此一来,该微信号与易先生夫妇就无关联了,不管是验证码还是消息均无法收到,里面的存款自然就跟着微信号转移。
飞剑潭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立案调查,通过反诈平台将易先生夫妻的两个微信号进行保护性冻结,防止资金转移。经过查询,发现微信内资金目前暂时没有转移,随后立即指导易先生通过好友验证将微信号找回,随之一起找回的还有微信里6万元的余额。
8月28日上午,村民先生专程送来一面锦旗,对该所民警帮助挽回损失和找回微信号表示感谢。
宜春公安提醒广大市民,未成年人价值观不成熟,使用手机时,家长应做好管控,保护好密码,并教育孩子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提高警惕,谨防手机网络诈骗悲剧重演。
来源:袁州公安
编审:黄昕
审核: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