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险而行 守护生命 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志愿活动掠影

没有强制性要求,也没有任何报酬,一群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们相聚在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他们向险而行、守护生命。他们有的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有的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有的是为生活奔忙的工薪族,有的是私营企业主、自由工作者……社会身份迥异、家庭境况不同,但从没有影响到对蓝天救援队的坚守。一旦接到救援指令,这些看似并无交集的人便迅速汇集到一起,穿上蓝色队服,第一时间奔赴救援现场。

(宜春人防蓝天救援队在水上进行操舟翻舟训练)

一名男子在宜春中心城区秀江河蝴蝶桥河段游泳因体力透支而溺水,正在河段巡河的蓝天救援队队员立即跳下水,从激流中合力将其拖至平静水域救援上岸。

一名小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蓝天救援队队员们经过几番寻找,在河边将其找到,耐心进行心理疏导,成功将其劝返归家。

一名91岁的老人外出挖笋一天一夜未归,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冒雨进山进行地毯式搜救,最终在一个将近3米深的坑里发现老人,将其安全背回家。

一名36岁男子为家庭琐事选择跳河自杀,蓝天救援队队员们沿河搜寻,经过3天3夜作业,最终将遗体找到,顺利运送给家属……

水上搜救、城市搜救、野外山地救援、应急医疗救护、车辆拯救……在危急时刻,总能看到“救援蓝”挺身而出的身影。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致力于向群众提供户外遇险公益免费救援,以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己、善待他人为队训,每年平均志愿服务2.5万余小时,服务社会民众数十万人。

“当险情发生,我们第一时间救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32岁的罗件,是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副队长,也是宜春一家餐饮公司负责人。谈及印象深刻的救援事件,罗件打开了话匣子。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多地遭特大暴雨袭击,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罗件听到消息后,火速集结4名水域专业救援队员,连夜开车奔赴千里之外的郑州灾区。到了郑州新乡重灾区与政府部门对接后,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一所医院救援被困人员和转运物资工作中,面对多处河堤倒灌、水流湍急、水文复杂等危急情况,他们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他们仅一天就转移了32余名灾民,灾民脱险后,齐刷刷向队员们鞠躬的那一幕,也让罗件及队友们终身难忘。

(罗件在郑州新乡参与抗洪救援,转移灾民)

“当时加入蓝天救援队,是想来学点应急救援专业知识,后来出队救过人之后,觉得心里很有成就感,慢慢变成一种责任感,越干越起劲,不知不觉坚持到现在。”2016年入队至今,罗件已经奋战在应急救援一线7年。他说,蓝天救援只有30人,但个个都从“小白”成为“身怀绝技”的专业救援队员,有的擅长野外搜救、有的取得了应急救援员证、有的考取了潜水证、无线电操作证……救援是一项高风险行动,这意味着救援队员必须要具备多项救援技能,蓝天救援队每个星期会举办一次专业应急救援技能培训,只有勤奋刻苦训练,才能成为正式队员,才具备在各种危机面前挽救他人生命的能力。

作为民间公益组织,对公众不收取任何报酬,活动资金基本靠自筹和非商业化捐赠,团队是如何坚持下去且充满凝聚力的呢?答案就是:遵循本心追求,认可蓝天救援队“责任、协作、自强、奉献”的理念,将“自愿、无偿、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和行动力。

(在秀江河边巡河护泳)

除了开展抢险救援,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还面向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防溺水、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培训等教育宣讲,传授相关急救知识。每年暑期,他们自愿集结,开展为期100天巡河护泳活动,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志愿活动中,总是能看到那抹“救援蓝”忙碌的身影,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

(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在秀江河岸开展现场防溺水应急救援培训)

(进校园开展防溺水、应急救援知识宣讲)

今年曾前往土耳其跨国救援的队长罗旭,也是一名“资深”志愿者,她表示:“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去年5月,袁州区制定出台了《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礼遇办法》,从物质奖励、精神嘉奖、政策优待、政治关怀,给志愿者提供礼遇激励,志愿者们荣誉感更强了,参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更高了。”

来源:图:宜春市人防蓝天救援队资料图 文:区委宣传部汤小瑜、彭丹

编辑:张奕宸

编审:甘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