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生态环境局深入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干部大讲堂”“干部传帮带”等行动,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外兼修,监测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一、内提素质,提升“三化”监测能力
(一)增强监测技术专业化。一是日常监测多开展。定期组织分行业、分领域进行常规性质量监测,既做到摸清家底,又有效提升干部动手能力,提升本领;二是执法监测多配合。推行局队站合一,推动执法、监测岗位双向持证,做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三是应急监测多参与。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和部里指派的应急监测任务,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提升干部应急反应能力。四是能力验证多组织。积极参加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能力验证,当前我局参加了6个项目的考核,通过率100%。
(二)拓展监测服务个性化。根据本地行业特点,定制个性化监测项目清单,在确保健全基础监测项目扩项后,
确立了2022年监测能力拟扩项清单,在已有资质基础上扩增水、土、声等领域项目,完成了5个领域27个方法85个项目的资质申请扩项,并在全市率先申请固废监测项目扩项,实现了固废类22个参数的资质能力。截止当前,袁州局已具备生活饮用水、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噪声等6个类别共207个项目的资质,暂居全省县级监测站首位。
(三)谋划监测能力科学化。筹建袁州生态环境监测站,配备实验室22间,购买ICP-MS、气相色谱、气质色谱和离子色谱等高端精密仪器设备205台(套),采购了便携式水质快速测定仪、重金属快速分析仪、无人机、无人船等数字化检测设备及远程监控设备。今年继续实施监测站升级改造工程,再拓展650平方米实验用房,拟购置便携式VOCs检测仪、细菌快速检测仪等实验设备,完成用电监管系统与在线监控系统融合,推动涉锂企业加装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实施重点路口安装扬尘监管设施。
二、外塑形象,打造“三化”服务水平
(一)公众开放,服务群众融合化
紧密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宜春市政府部门开放月活动,开展了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带领市民代表零距离参观体验环境监测,通过演示科学实验、观摩科技监测(无人船和无人机)等方式给市民上来一堂生动有趣、科技感十足的“环境公开课”,提高了生态环境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二)转变作风,服务企业常态化
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开创“专项检查+上门服务”的帮扶模式,每季度选定一个重点领域开展特色帮扶,将例行工作作出新成效。2022年已对医疗机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重点涉气(VOCs)企业、锂电企业在内的20余家企业开展了自行监测帮扶。
(三)依靠科技,服务政府智慧化
一是服务空气质量管控,运用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协同分析,提供优化大气环境管控措施;二是服务水质质量管控,精准化分析污染成因,提供应对流域水污染事件应急数据支撑;三是服务政府机构,积极为省、市、区各级政府单位、部门提供专业监测服务,为推动相关部门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经过近年来持续勇于创新,袁州区已建立以生态环境监测站为中心,覆盖100余个重点监管企业监测点、30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工业园VOCs自动监测站点、9个铁塔高空瞭望系统、袁河流域干流和9条支流水质自动站点的水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络,进一步夯实了生态环境预警和溯源的能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