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赶大集、办年货、看展演、游园纳福……新春的脚步近了,随着全国各地民俗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大群众沉浸在“忙年”的欢庆氛围中,“烟火味”升腾起来,幸福感也越来越浓。
1月4日,在山东济南仲宫大集上,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春联、年画等年俗商品和特色年货一应俱全,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总协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主办,山东16市特别是沿黄9市深度参与的“黄河大集”主题系列活动开启,其中,“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以2023年春节为时间节点,让群众尽享便捷的“年货大集”“文化大集”。
在线下,青岛王哥庄大集、烟台福山大集、滨州北镇大集……山东各地文化味、乡土味浓厚的“黄河大集”相继启动,为广大群众的新春“菜单”增添丰富供给。在云端平台,“好客山东贺年会”云端购物节直播活动等陆续开启,并开设云端购物节专区,让年节更长、年味更浓、消费更旺。
“黄河大集”春节季除推介丰富物产外,还将同步推出形式多样的群文活动,如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庄户剧团汇演等,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一站式体验浓郁的年节氛围。另外,山东全省层面围绕小年、春节、元宵节等节点,也将联动举办2022—2023冬春文化惠民季、“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贺新年、闹民俗……八桂大地设置兔年装饰,举办各式民俗展演展示活动,欢欢喜喜过大年。1月1日,广西南宁市2023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元旦和春节期间推出传统戏曲展演、送春联、唱山歌等一系列民俗展演和活动。尤其是春节期间,将在各大景区和村屯开展非遗民俗庆年节活动,届时,芭蕉乡火龙舞、壮族麒麟舞、邕宁花婆、宾阳炮龙等民俗活动将一一上演。“‘非遗过大年’活动热闹非凡,这种温度温暖着千家万户,一改前3年疫情带来的冷清。”南宁制陶技艺项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可可说。
在广西,燃起篝火、舞起金狮、跳起黄泥鼓舞……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景区景点纷纷结合民俗文化特点,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点燃游客畅游热情,旅游市场不断回暖;梧州市推出“寻味岭南——梧州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岭南的民俗风情和百年商埠遗韵;崇左边境上的德天跨国瀑布和花山岩画景区也推出舂糍粑、猜灯谜、古法熬煮红糖、百米龙船巡江等民俗活动,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边境上的新春体验。
元旦刚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街津口赫哲旅游度假区就推出了赫哲文艺表演、赫哲传统祭祀、赫哲非遗婚俗展演等十大民俗游项目,让游客乐在街津口。
春节期间,黑龙江省将策划推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迎客项目“美在非遗”、木兰县滚冰节等上百个民俗游项目,让广大游客在游乐中记住民俗、记住乡愁。另外,黑龙江省大庆市连环湖温泉景区推出蒙医药浴园项目、伊春市峰岩山寨旅游度假区举行拜山祈福活动、五大连池市举办山口湖景区冰钓节等,以不同的民俗游方式喜迎春节。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李庆江表示,春节期间做大做强做透民俗游,既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又能活跃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旅游经济复苏,已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审:易宇琪
审核:刘婷、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