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瑞镇,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改造后特色鲜明的民居外立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村落,民族风情浓郁、古色古香的千年瑶寨,瓜果飘香、游客聚集的水果基地……近年来,该镇人大代表聚焦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促进全镇乡村振兴之路多点开花、蓬勃发展。
打好生态优势产业牌
油茶是金瑞镇的传统产业,但是由于缺乏管理与投入,金瑞镇的油茶林存在产量低、销路不畅的问题。为使旧产业焕发新优势,镇人大代表把油茶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发展模式,组建了油茶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这是金瑞人大代表探索发展乡村振兴产业的有效尝试。
同时,镇人大代表通过招聘专家指导种植户参加高产油茶栽种技术培训,针对油茶栽培中良种壮苗选择、林地规划、整地和密度设计、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定干定型修剪、林地间作及适时采收等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讲解,进一步增强了种植户们对油茶的认识,掌握了更多的油茶栽种技术,提高了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技术性,为金瑞镇实现油茶产业规模发展、科学经营、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出集镇治理建设牌
由于集镇建得早,没有系统的污水排放管网,排污问题成了“老大难”。以前,金瑞镇集镇靠露天阴沟排水,长年累月堆积的淤泥导致排水不畅,大雨天一些路段污水横流,一些化粪池的臭水也会满溢到沟渠里,臭味难忍,部分小巷道中甚至没有排水沟,生活污水直接在小巷里横流……而臭水沟排污一直是个难题。
经过认真思考、深入群众,镇人大代表们积极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但在改造之初,群众不理解、不配合,导致项目整治中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瑞人大代表和金西社区党员干部多次实地察看走访,对污水整治精、准、细,金瑞镇实地考察点位之后,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对排水沟窄小地段加以拓宽,没有排水沟的路段开挖沟渠,最后用盖板将裸露沟渠盖上并加以美化,最终让全镇污水进入良性循环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用好消费帮扶销售牌
在水冲村浩源富合作社南瓜种植基地,一个个浑圆饱满的南瓜掩映在瓜藤间,村民正忙着采摘、挑选、装车,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然而,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成为了该村老大难的问题。镇人大代表按照“支部引领、干部上阵、群众参与”的思路,通过办班培训、实地现场指导,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先种后补”的方式,对脱贫户发展特色种植实施产业奖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增强脱贫户的“造血”功能,促进脱贫户增收致富;为消除群众心中的顾虑,该镇人大代表鼓励村干部、党员、种植大户带头种植,当好“领头雁”,将特色种植业作为侧重点对村级进行考核,在各村形成“加压紧逼、你追我赶”的态势。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代表,乡村振兴工作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不负人民的重托。”区人大代表金瑞镇人大主席易志勇的表态,也代表了金瑞人大代表们的心声。
今年以来,金瑞人大代表把群众安居乐业视为己任,切实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以“三比三争”比创新,争先行,吹响攻坚克难全面进位的奋进号角,奋力谱写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篇章。
来源:金瑞镇 徐路
编审:甘露
审核:刘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