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邑人袁寿龄诗曰:“千秋金榜推卢易,一代唐诗数鹧鸪”。诗中“卢易”指的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和第二个状元易重。卢肇(818-882),字子发,号乐轩,唐代宜春县文标乡人(今分宜县杨桥镇),祖籍范阳郡(今河北涿州),乃东汉末年一代名儒中郎将及官拜尚书的卢植之后裔,其曾祖父卢挺在唐德宗年间为袁州刺史,致士后定居文标乡观光。到祖父卢显春时,只是以耕读传家,父亲卢华廷,以教书为业,至此家道中落,贫困窘迫。卢肇曾向唐懿宗坦言禀奏“臣门第衰薄,为业之初,家空四壁。” 他自幼虽生活贫困,但笃志好学,自强不息,而且“夜无脂烛,则燃薪苏,晓报冥顽,亦尝悬刺”(进《海潮赋》状)。在其《送弟》七绝诗中以明心志云:“去日家无担石储,汝须勤苦事樵渔;古人尽向尘中远,白日耕田夜读书。”家虽穷,而业不误。由于才华出众,十四岁时就被宜春县令卢萼赏识:以“异日其闻乎”许之。唐大和九年(835)李德裕贬谪袁州长史,卢肇曾投以文卷,师从其门下。致年长,“其为文,驰骋上下,伟丽可观。”
当此之时,宜春还有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名叫黄颇,不仅家境富豪,而且“为文章与卢肇齐名,素不上下”,真可谓“财艺双全,”是为同县举人。唐会昌二年(842),两人一同进京应试,然而时任袁州刺史的成应元单为黄颇设宴饯行,把卢肇冷落一旁,嫌贫爱富之态,昭然若揭,卢肇心里很不是滋味,因此感慨而发《别宜春赴举》诗:“秋天草木正凋疏,西望长安别旧居;筵上青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离山且作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他暗暗许下决心,定要在科举上争口气。在会昌三年(843)春闱中,皇天不负苦心人,卢肇竟然高居榜首,独占鳌头,成为江西第一个状元。及第后的卢肇,春风得意,大为快慰,赋诗《成名后作》:“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当卢肇高中状元的消息轰动了整个袁州城时,刺史成应元正为先前错判形势,懊恼悔恨,就在卢肇披红挂彩省归宜春时,一改往日的轻漫,转而特别殷勤起来,亲自到十里长亭恭候驾临,并在文昌宫大摆筵席,为卢状元接风洗尘,时值端阳佳节,秀江河畔正在举行盛大的龙舟赛,酒后刺史坚请卢肇一同观赏,卢肇对刺史对待自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感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不禁触景生情,当即吟诵《竞渡》诗一首:“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划桡翻处雪霏霏;冲波突出人齐噉,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刺史成应元闻后,羞愧不已。
其实,卢肇志存高远,早露端倪。未一举成名之前,也曾被以衣貌取人的势利眼小看。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卢肇参加乡试时,主考官问卢肇从何而来,卢肇回称乃袁州之民,主考官问:“袁州亦出举人耶?”话中带有讥讽之意,卢肇答曰:“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鳖甲,九肋者盖稀少矣!”一语出口,震惊四座。试毕揭榜,果中举子。因排名居于末位,考试官没有把这个乳臭未干的楞头小子放在眼里,卢肇前去启谢,他们满不在乎,不以为然。卢肇自言自语道“巨鳌屃赑,首冠蓬山。”试官听了不屑一顾地说:“名次如此糟糕,何来‘首冠蓬山’呢?”卢肇答道:“大凡顽石之下,必有巨鳌,顽石处上,巨鳌载之,不叫首冠,又叫什么呢?”在场人听了,不禁为之大笑。然而肇之抱负,可见一斑。
卢肈不但心怀抱负,且聪颖敏达,素具“瑰奇拔俗之材”,时人称之。张祐曾游览镇江甘露寺,留下了“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的诗句,自认为描写极其形象和工整,等他看到卢肇的“地从京口断,山到海门回”的题句时,叹曰:不谓三吴有此诗人也。因而非常折伏,愿结交为朋友。
李愿家原有一婢名叫真珠,十分漂亮,后为宰相牛僧孺侍妾。卢肇到他家拜访,牛僧孺一向欣赏卢肈的文采,迎于内堂款待,刚好真珠在洗头发,真珠手捧发髻,两鬓间插着金钗。牛僧孺曰:何妨一咏?卢肇即兴诗曰“神女初离碧玉阶,彤云犹拥牡丹鞋;知道相公怜玉腕,故将纤手整金钗”。
典贡举王起曾四次主持科举会试,唐武宗会昌年间放第二榜时,周墀以诗寄贺云:“文场主化鲁儒生,二十余年振重名;曾忝木鸡夸羽翼,又陪金马入蓬瀛;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欲到龙门看风水,关防不许暂离营”。王起答曰:“贡院离来二十霜,谁知更忝主文场;杨叶纵能穿旧的,桂枝何必爱新香;九重每忆同仙禁,六义初吟得夜光;莫道相知不相见,莲峰之下欲徵黄”。当时王起的门生有二十二人皆和周墀诗。卢肇和诗云:“嵩高降德为时生,洪笔三题造化名;凤诏伫归传北极,骊珠搜得尽东瀛;褒衣已换金章贵,禁掖曾随玉树荣;明日定知同相印,青衿新列柳间营”。黄颇和诗云:“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满皇州;独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颜生鲁卫游;多羡龙门齐变化,屡看鸡树第名流;升堂何处最荣美,朱紫环罇几献酬”。李潜也和诗云:“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兰署崇资金色重,蓬峰高唱玉音清;羽毛方荷生成力,难继鸾皇上汉声”。卢肈、黄颇、李潜皆宜春人,同为会昌三年进士及第,三子登科,乃宜春空前绝后科举盛事。
大中元年(847),卢肇始为鄂岳节度使卢商幕中从事,后辗转任江陵节度使裴休及太原节度使卢简求幕僚,再由裴休推荐任职于潼关防御使纥干臬,为防御判官,其幕僚生涯前后长达17年之久。咸通四年(863)二月,蒙恩转任京官,除秘书省著作郎,八月,任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学士。咸通五年五月,以朝散大夫任歙州刺史,后为宣州(应为连州)、池州、吉州刺使。“谨行陛下法令,常惧愆违。”所至皆有治声,他在歙州刺使任上勤政爱民,卓有政声,朝廷敕赐紫金鱼袋以示褒奖。后因故罢官,于广明元年(880)回到宜春故里,两年之后去世。
卢肇为政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甚多,《新唐书·艺文志》辑录其《海潮赋》一卷,《通屈赋》一卷,《大统赋注》二卷;《郡斋读书志》有《文标集》三卷;著有《愈风集》《庙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李謩》等一百余卷。著述中比较著名的有《海潮赋》《天河赋》《汉堤诗》。他观日月之运,察盈虚之理,而作的《海潮赋》,文采华丽,波澜壮阔,洋洋五千言,此赋一出,沸传朝野。得到唐懿宗嘉奖,他在《敕卢肇<海潮赋>》曰:“卢肇文学优赡,时辈所推。穷测海潮,出于独见。征引有据,图像正明。足成一家之言,以祛千载之惑。其赋宜宣付史馆。”他的道德文章为后世历代文人所推崇,宋童宗说在《文标集序》中说:(袁州)“学者不志于古人则已,倘有志焉,舍子发其谁与归?”“袁之文章节义自肇起。”不愧为晚唐时期一代高才,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予尝作古风《状元阁怀古》一诗:览胜登上状元阁,雄峙洲中壮秀河。树掩古院书声悠,江映文峰倩影婀。会昌金榜二魁首,咸通芳林一俊哲。人文盛况数唐代,空前绝后风骚歌。
2018.4.6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