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袁州】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经历了县农民委员会、县暴动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三个发展阶段。自1928年8月以来,慈化在党的工作者的宣传发动下,秘密发展了一批农民协会会员,1929 年春,在慈化花木老安冲建立了宜春县土地革命时期最早的一个农民协会。是年秋,党的工作重心转入慈化南部山区后,在慈化的石围、歧石壁、架上,楠木的模汤、黄汤(现飞剑潭)等村及自然村,发展了一批农民委员会会员,成立了会员小组。同年12月,在石围杨家山易长猷家中成立了宜春县农民委员会。该委员会下辖12个农民协会小组,陈桂生担任县农民委员会主任。

为积极筹备“三·一八”大暴动,1930年2 月,中共宜春临时县委遵照湘鄂赣边境特委的指示精神,在慈化新塘架上成立了宜春县暴动委员会。暴动委员会由李会民、汤祥秋、张通等人任委员;中共宜春临时县委书记李会民兼任主任。

随着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宜春县境内区、乡苏维埃政府纷纷建立起来。根据形势的需要,为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县苏维埃政府迫在眉睫。1930年4 月,在慈化新塘架上成立了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杨宝山(杨光炳)担任筹委会主任。筹委会下设军事、财政、土地、粮食、裁判、内务、文化7 个部。下辖宜二、六区苏维埃政府和宜五、七区苏维埃政府筹备处。

1930年8月,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筹备委员会在慈化玉山书院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有200多人,会期7天。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宜春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暂行土地法》,决定正式成立宜春县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政府驻地在楠木官溪村。县苏政府设军事、财政、土地、粮食、文化、劳动、内务、审判委员会、裁判等部门,还成立了宜春县肃反委员会。选出了县苏政府执委和各部门负责人。由杨宝山任主席,黄廷厚任副主席。军事部长陈桂生,后为陈明生;文化部长欧阳裕保;财政部长欧阳道远,后为郑忠义;粮食部长辛从厚;农工检查部长陈柏林;审判委员会主任易高山,后为黄海由;肃反委员会主任江长盛。

1931 年2 月17日,县委第一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慈化下塅(今飞剑潭)召开,改选李育况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4 月,李育况被害,由陈桂生代理主席。5月,县苏在慈化冷水村的碓陂上召开了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黄廷厚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恢复和繁荣苏区经济,会议决定设立宜春县工农兵银行,征收统一累进税等事项。

同年8月,县苏又在慈化冷水碓陂上召开了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黄廷厚再次当选为县苏主席。会议贯彻了县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就加强白区工作和苏区经济工作作出了决议。其经济工作决议有:①为活跃苏区经济,正式成立宜春县工农兵银行,发行1、2、3 角三种面额的苏区纸币;②保护小商贩,平买平卖,活跃市场,号召群众集股投资,开办供销合作社;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开辟财源,增加收入;④深入白区,发动群众开展反封锁斗争。

另外,在1930 年的3月和9月,红军两次攻克宜春城后,曾两度在城内短暂成立了宜春县苏维埃政府,即:

1930年3月,彭德怀率红五军占领了宜春城。27日,在县城东门大教场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宜春县苏维埃政府,经彭德怀提议,大会选举新坊赤卫队队长钟金仕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五军撤离宜春后,县苏维埃政府随军迁往安福,不久解体。

1930 年9 月16 日,刘铁超率领红二十军攻占宜春城后,恢复建立了宜春县苏维埃政府,22日,军政部朱子荣(即赵浩卞)委任缝纫工人杨益隆(化名杨冠华)担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29日,部队奉令开往吉安,杨亦奉命随往,宜春县苏维埃政府再次解体。

供稿:区史志办;版画插图:化成街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