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圆桌拉近距离,一个案例释法说理,始终用真心、热心、诚心、耐心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大小事……近期,化成街道秀林社区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结合本社区小区型社区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使社区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时代特征。
01
开拓创新,推动基层治理抓实见效
秀林社区坚持网格员“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快速处置”的工作方法,落实“问基本情况、问家长里短、问困难需求、问意见建议”四问要求,指导网格员定期采集居住人口,特别是困难群体信息,及时将居民意见建议反映至社区,切实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 同时,秀林社区成立“好大姐”纠纷调解室,组建金牌调解员队伍,制定了完备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矛盾纠纷调解流程,服务6大网格,形成“服务不缺位、纠纷不激化、问题不出室、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机制。
02
多点发力,构筑反诈禁毒宣传线
秀林社区灵活运用宣传页、短视频、海报、展板、条幅等多种媒介,通过线上微信群、朋友圈、线下面对面、知识竞答等多种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及近期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并提醒居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牢记“不”字诀,即不轻易透露个人资料,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等。还向辖区居民宣传讲解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告诫广大居民群众要有警觉戒备意识,提高警惕性,面对各类诱惑,要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不要轻信谎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鼓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向亲朋好友传播“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生活理念,为共同构建平安社区尽一份力。
03
弘扬法治,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为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参观社区法治文化长廊,在居民“家门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沿着居民区步行平台建立的法治文化长廊上,四周可见各类阐释法治精神名言的展牌,居民们边走边看,乐在其中,有的居民还不时停下脚步诵读两句。 秀林社区法治文化长廊做到将法治精神学习与居民休闲娱乐相融合,居民在漫步与休闲小憩的同时学习法治知识,接受法治精神教育,感受法治文化熏陶,真正让法治融入居民群众生活。秀林社区将继续通过日常开展各类普法宣传,引导居民学法、用法,切实帮助居民维护合法权益,让普法工作走到群众中去。 秀林社区还做到多元化联动,打造“有事您说话”服务品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建立“24小时随时响应”机制,有效解决小区安全隐患、居民停车难等问题90余次,成功调解居民矛盾300余起。同时,积极推行“微心愿”等服务模式,组织秀林党员志愿服务队,成功化解邻里矛盾347起,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来源:秀林社区
编审:罗莘煜
审核: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