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宜阳兄弟》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
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
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
——唐·状元 易重
千余年后的今天,袁州继易重后又有一位袁州状元折桂,并且,同是“一春攀得二重技”。
袁州,有二千多年厚重、灿烂的文明史,早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灌婴于此筑城,辖袁河流域,萍乡、新余、万载等地历史上多属袁州所治。袁州,人杰地灵,民族英雄袁继咸、强渡大渡河先烈刘梓华,荣获中国好人的王茂华、谭良才等,在袁州这块红土地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烈。袁州谯楼、袁州会议旧址,水江镇红色遗址群,闪闪发光。丰顶山、酌江洞等风景区风光秀丽。
擂响战鼓出征
作为袁州人,我们对此了解几多?最近在袁州落幕的《最炫袁州》知识大赛,从袁州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足迹中选取1000多个闪闪发光的印记,举行了这次比赛。在这千余道答题中有涉及袁州(府)历史、传说、风土人情、民俗、美食、方言、特产等等,既有高大上的题目,也有犄角旮旯的内容。
我们清晰的记得,2022年的盛夏,《最炫袁州》知识大赛消息发出后,组委会收到300多人的报名,经过海选、初赛、决赛,一次次地激烈酣战,最终将会有人一站到底摘得“状元”桂冠。
是选手,也是观众
大赛设计了“海选”“初赛”“决赛”三个比赛环节。
“海选”采用的是“快问快答”比赛方法。每位选手要在120秒钟里要答出从千道题中随机抽取的12道题。经过两天时间的现场海选,300多人只剩下了18人进入初赛。他们中有在87秒钟内12道题全答对,当然,也有一道题都答不上来的。胜出的18人中,进入到初赛。
“初赛”,组委会要求每位选手在200秒的时间内答出24道必答题,不仅增加了题量,而且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然而,就有3位牛人,却在不到200秒的时间内把24题全答对了。
“决赛”,组委会为了防止在决赛时选手答穿题库,备选了40道难度题,且未公开,都是靠选手们的“日积月累”沉淀知识。比如,“梯田”一词源于哪里?“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作者是谁?“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是作者在哪写的,写给谁的等等,题目虽偏,但不僻。决赛是通过抢答器两两对决,攻擂与守擂。通过初赛进入到8强选手,抽签后,1号选手为第一位守擂者,然后2、3、4...7号选手先后攻守擂,谁能守到最后,谁就是本季大赛的“状元”。当时,组委会有人提出,这个设计对前面守擂成功的选手似有不公。假如说,有一位选手前面一直守擂成功,或者经过多轮攻与守,到第七位时守擂都是成功的,但被第八位选手攻破,这对第七位选手不公。但是,假设归假设,事实上是,第二位选手攻下第一位守擂者后,“一站到底”守在了最后。当然,这里也并不是没有“悬念”与“危险”,在被第五位选手攻擂时,就差点被攻下,但最终还是守住了擂台,成为《最炫袁州》今日之“状元”。
对手互行拱手礼
为了更好的宣传袁州,检验参赛选手的实力。在决赛完成后我们又举办了一场表演赛。冠军仍然是冠军,新坊小学的彭启渊“一春攀得两重技”。这与唐朝状元易重是何其相似!
许多参加了本季《最炫袁州》知识大赛的选手都说,通过这次参赛,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加深了对袁州历史知识的了解,更加热爱我历史厚重的袁州。
为了让更多袁州人,或在袁州工作、学习的人更加知道袁州、了解袁州、熟悉袁州,从而爱上袁州。我们策划了这档节目,毫不夸张地说,这档节目的难度确实很大。有一位选手参赛后说,她也曾参加过类似节目,但我们的《最炫袁州》难度大了很多。一是,题库量大,一千多道题目;二是难度大,题目的时间跨度二千多年,特别是关于袁州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咬牙嚼齿,莫说背,就是读都很困难。加上,参赛选手基本上都是上班一族,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才能抽出时间来记题目。
抢答
虽然题库里的题目难度这么大,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海选时,有新坊小学的彭雪兰只花了87秒钟全部答对了12道题,新康府学校的艾亮亮仅在57秒的时间内答对了9道题。而且,艾亮亮还是九江藉来袁州工作的新袁州人。
精英选手
而初赛的规则,更加严苛。每人24道必答题,且要在200秒时间内答完,费时少、答题多者胜出。虽然增加了答题难度,在本轮比赛中,彭雪兰以87秒的时间答对24道题,宜春八小的张满秀在100秒的时间内答对了24道题,新康府学校的艾亮亮紧随其后,以128秒的时间也答出了24道题。正当人们认为状元会在这些4人中产生时,不同的赛制,不同的规则,改变了结果。在初赛中费时150秒只答对21题的新坊小学彭启渊,在决赛中夺得锦标归,摘得本季《最炫袁州》状元桂冠,同时,赢得万元大奖。
今日状元郎——彭启渊(右一)
回看海选时的彭启渊,他花了120秒才答对6道题,初赛成绩排在第4位。那么他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冲入决赛,并摘得桂冠的呢?或者在他摘冠后的感言里道出了秘密。
彭启渊,袁州区新坊小学的一位普通教师。今年47岁的他,毕业于宜春师范学校大专教育管理专业。他出生于袁州区天台镇农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袁州人。当得知袁州区在举行《最炫袁州》知识大赛时,他想参加,又不敢参加。一是,自己教学任务重,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又是他负责采写、编发稿件。二是,家庭负担也比较重,妻子在一家企业上班,平时时间也比较紧张,加上女儿在读大学,小儿子正在读小学。特别是担心这样的比赛,肯定是强手如林,去也是“打酱油”。是否要参赛,他犹豫了许久。“校长黄建军也报名参赛了。”这时学校有老师说。校长的年纪和自己相仿,而且工作量比自己还更大,他能参赛,我为什么不能。于是,他铆着一股劲报名了。
但由于工作繁忙,加上家里的事务又多,信心不足,熟悉题库不充分,在海选时,成绩并不理想,只答对了6道题,而且花费了120秒钟的时间。而同校的彭雪兰老师却用同样的120秒时间全部答对了组委会规定的12道题目。这既是对他的鼓励,也是对他的鞭策。得知自己进入了初赛的机会,便抓紧时间认真熟悉题库里的题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初赛中,他以150秒答对21道题目的好成绩闯入决赛,并最终击败其他7人摘得状元桂冠。
摘得状元桂冠后,他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学习体会与方法,或许这对我们日后的参赛、学习,特别是备考中考、高考,甚至公务员考试等各路考生会有极大的帮助。
面对浩如烟海的一千多道题目,很容易“记后忘前”,即记住了后面的,前面学习的又忘记了。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彭启渊的学习方法时:1、时间(年份)分类法。把在某一年发生的事归类在一起,这样便于记忆。2、联想记忆法。比如面对百题古诗词,他的学习方法是:先熟读+理解。即先记开头的两个字,提起对某首古诗词的记忆。并且让妻子出题,“考”他的熟悉情况,同时加强记忆。
颁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决赛的赛制,是两两对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攻擂与守擂。抽签到第一位上场的选手为第一位守擂者张满秀,然后依次攻之。结果,抽签到第一位攻擂者的彭启渊把第一位守擂者攻下后,他一直守擂到最后摘得桂冠。当然,其中,彭启渊也差一点被艾亮亮攻下,但是,艾亮亮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当然,拿着抢答器答题,还是有个适应的过程,要掌握技巧,电脑在说到某个字时要抢答,提前抢答会犯规,滞后又被对方先抢去了。所以,参赛时巧妙地使用抢答器对取胜也是很有技巧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贺彭启渊摘得状元桂冠!同贺18位精英选手,8强选手获得荣誉!
本次大赛得到了袁州区委宣传部、袁州区融媒体中心悉心指导,湖田镇人民政府、袁州区档案馆(史记办)、彬江镇英山村委会、宜春振兴口腔医院、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参赛选手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来源:何高德 黄斌 彭红莉
编辑:胡宇灵
编审: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