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 特 务
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谈起台湾反攻大陆、派遣特务进入大陆搞破坏都是记忆优新。为了加大宣传,台湾经常空飘一些宣传品和日用品到大陆,牛肉干、糖果等等,甚至还有人捡到过收音机。听说有一个人在山上捡到一块压缩饼干,却并不知道是什么,看着包装蛮漂亮,想象中应该是糖,于是放舌头上一舔,甜,试着又小咬了一口,没毒,便大胆吃了起来,可越吃越口干,便一边吃饼干一边喝山泉水,待一块压缩饼干吃完了,人也就撑死了。
而笔者在七十年代初期随家人下放到赣南一个小山村时,也经历了一场捉“特务”的过程。
这是上午的第一节课。
农村学校上课时间较晚,第一节课就已经快九点半了。语文课叶老师正在抄写课文的中心大意。还没完呢,急促的紧急集合铃声就在操场上响了起来,同学们抬起头一齐看着窗外,叶老师立即停止了书写,说:同学们,赶紧到操场上去集合,什么都不要带,快去快去。说完,就赶鸭子似的把我们赶出了教室。
操场上各班级已按序排好了队,铃声仍在学校的上空响问着,气氛很紧张。刘校长站在操场对面的屋沿下,表情严肃,还很紧张。教体育的廖老师和教唱歌的谢老师已穿上了学校文艺演出时用的军装,还扎了武装带。操场前面的地上堆着一堆学校的红缨枪。
铃声停了。
同学们也静了。
校长说:同学们,学校刚刚接到公社武装部的紧急电话,通知我们,有几个台湾的空降特务昨天晚上空降到了前屏山上,被社员同志们发现了,公社正在组织全公社的民兵,前来围剿。因为我们学校离前屏山近,所以命令我们立即停止上课,前往前屏山,堵住特务的 跑路线。同学们,怕不怕,能不能完成任务。
校长一说有特务,大家都紧张了起来。都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是既兴奋又紧张,更多的还是透着害怕。虽然平时同学们特喜欢看战争电影,看反特的电影,对抓特务的英雄是崇拜得一塌糊涂。但真正遇上了,却还是战战兢兢和不知所措,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校长的问话。
这时,廖老师举起右手,“坚决完成任务,活捉台湾特务”。
同学们这才跟着高呼:坚决完成任务,活捉台湾特务。
校长说:是红卫兵的到前面拿红缨枪,其他同学,到食堂拿一根合适的烧柴,然后赶紧回来排队。
于是一阵混乱。
不到十分钟,拿到家伙的同学全部回到了操场,重新排好了队。
“出发”。
初二年级的廖庆东手里拿的是一根一米多长的杂木烧柴,却很是兴奋,对前面的廖荣说:“没想到我们也会有机会抓台湾特务,告诉你,等会你别跟我抢啊,我一定要抢到这个头功”,过一会儿,又压低声音,悄悄说:廖荣,你怕不怕。
“怕什么怕,特务在我们的地界上,何况我们这么多人,他才几个人啊”。
“他们会有枪吧”。
“肯定会有”。
队伍过了一座木桥后,开始在山脚下行进。不多时,前面的队伍开始有点乱,低声议论着什么。等我们赶上时才知道,同学们议论的是路边上的一条小路上插了一面小彩旗,过一段,又发现了好几面小彩旗。廖庆东说:“这应该是特务为后面要来的特务作的路标”。
“不会吧,这么大胆啊,这么明显,他不怕被暴露啊”。
“所以他就暴露了,他笨嘛。蒋介石派来的特务能干什么。等下等我抓一个给你看,肯定长了个笨蛋样子”。
气氛是越来越紧张了,前面的队伍跑了起来,我们也赶紧追了上去。
二十分钟后,队伍来到了前屏山的脚下。
队伍再次进行了集合,校长说:“同学们,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狗特务,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家。有没有信心”。
“有”。
“好,现在老师在前面,高年级的学生紧跟上,低年级的同学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守住山下的各个路口。请大家特别要记住,发现了特务要首先把他制服了,但不能殴打特务。记住了没有。还有要注意安全。出发”。
同学们怀问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蒋帮特务的刻骨仇恨,奋勇向山上冲去。山路峡窄,容不下这么多学生,我们就直接从山坡上往上冲。
这是一座相对高度有200多米的山,坡度比较平缓,树丛也不多,生长的大多的一种蕨类植物。据说,当年闹红军的时候,红军就和白军在这座山上打过一场惨仗,死了好多人。听村里人说,后来政府派人去埋尸都埋了三天三夜,再后来就是挖大坑埋了。再后来,村里人就常常会看到寻座山上漂动着几点鬼火,夜里根本就没有人放心从那座山旁边经过。谁也没有想到,台湾特务会在今天空降到这里。
我们家下放到这个地方后,方言听不懂,农活不会做,生活陷入极度的困难。这天我可是鞋都没有穿,打个赤脚就来上学了。
听到校长说“出发”,我跟着廖庆东立即就向山上冲了出去,抢在了队伍的前头。一时间,竟没有感觉到山石和荆棘剌得脚底的痛。
廖庆东和班主任老师首先冲到了山顶。
山顶是一个很规则的圆形深沟战壕。有一米多深、一米多宽,长满了杂草。想藏住一个人太容易了。等到廖庆东发现深沟里真的藏了一个身穿国民党军服的特务时,班主任老师早已发现了,只是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廖庆东心慌了一下,也犹豫了一下,随即一股豪情升了上来,高叫一声“狗特务”,人已经跃入了深沟,手中的柴棍已落在了“狗特务”的头上。“狗特务”的军帽掉了下来,这时“狗特务”露出的却是学校李老师的一张脸。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第二棍又落在了李老师的头上。李老师的头上立即就起了一个包。班主任赶紧跑了过来,制止了廖庆东的进一步行动。
原来,这只是一场演习。
行动结束,廖庆东打了“老师”却受到了表扬。
作者简介:刘斌,男,1963年出生,出生于福建、成长于江西赣州、工作在江西宜春的重庆汉子。袁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物价局。业余坚持文学写作多年,作品发表在多家报刊。著有长篇小说《浮桥纪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