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宜春市袁州区法院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解纷码+网格法庭”的多元解纷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解纷工作与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打造集调解、立案、司法确认、咨询、信访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联动解纷平台,为群众提供信息化、多元化、立体化的一站式解纷服务。
通过扫描“解纷码”,群众可随时随地申请调解服务。“解纷码”是袁州法院自主研发的一个微信小程序,它搭载在线调解、在线立案、送达签收、在线开庭、司法确认等解纷功能。
系统接收群众申请后,根据纠纷发生地、管辖地等快速流转至属地网格员,由当地网格员委派相应调解员进行调解。
在小程序上,纠纷暂未化解的显示“黄码”,化解失败的显示“红码”,转法院立案的显示“蓝码”,已化解的显示“绿码”。通过不同颜色的“码”显示纠纷的不同状态,当事人、网格员、调解员和法官可以更为直观地掌握纠纷调处信息,极大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袁州法院将解纷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行业协会、企业工会等社会组织中设立网格法庭。当事人可就近选择任何一个网格法庭进行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等。
网格法庭设立一名庭务主任和指导法官。庭务主任由网格长担任,负责网格法庭日常使用管理和委派调解工作,指导法官由法院员额法官担任,负责网格片区矛盾纠纷的调解指导和司法确认工作,形成线上有平台、线下有实体的“网格法庭”。
“解纷码+网格法庭”解纷模式,将网格管理、综治管理、矛调中心以及法院诉讼服务等多领域的工作机制融合起来。矛盾纠纷首先进入社区、村一级网格进行调解。纠纷调解失败的,流转至乡镇矛调中心,由乡镇街道网格长选择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当事人可通过“解纷码”小程序发起司法确认。
在乡镇矛调中心调解失败后,流转至区一级矛调中心进行诉前委派调解。诉前委派调解失败的,可直接转审前程序立案,实现纠纷全流域闭环化解。
“解纷码+网格法庭”的建立,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由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向自下而上逐级化解模式转变,真正取得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效果。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综合
编审:刘鑫珂
审核:刘婷、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