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探索粮食处置监管新机制

袁州区聚焦不合格粮食(定向作为饲料用粮)出库后到入库前运输监管难题,在区国有粮企开展试点,积极探索不合格粮食处置新机制,打通不合格粮食销售监管“最后一公里”。

建立不合格粮食联合定价机制。从以往在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挂网销售,转变为由政府组织参照交易前一周南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价格和交易前一周中储粮处置饲料用粮价格,由粮食局、财政局和区农发行进行三方联合定价,将不合格粮食原粮直接卖给区属经营性国有粮食企业,打破当下国有粮企经营性职能僵化困局,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更好地发挥经营性职能,实现创利增收。

建立不合格粮食掺混前移机制。从以往由饲料企业购入不合格粮食原粮后进行掺混,转变为由国有经营性粮食企业直接对原粮进行脱壳掺混销售,确保不合格粮用于饲料加工转化,杜绝饲料企业将原粮进行二次销售。

建立不合格粮食源头监管模式。从以往由各饲料企业对运输车辆使用GPS定位、出库现场封签、入库拍照,粮食行政部门定期对各企业保留的影像资料、账目、数据等进行监管,转变为由粮食行政部门对承担脱壳掺混的国有经营性粮企进行实时集中监管,实现从以往由各饲料承买企业和粮食行政部门共同承担监管职责的分散式监管到由粮食行政部门聚焦承担脱壳掺混的国有经营性粮食企业的集中式监管的转变,提升监管效果,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来源:袁州区委改革办

编审:黄昕

审核:甘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