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在传承发展中创新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北京最美的季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于11月4日至10日上演。连日来,围绕“和合共美”主题,共举办戏曲展演、戏曲市集、学术论坛、展览游戏等各类活动400场,大众尽情享受戏曲之美,感受“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品牌魅力。

名家云集

11月初的北京,秋意正浓。作为本届戏曲文化周的主场,北京园博园中浓浓秋色与台上精彩的演出相映生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黄叶红树,尽呈绚烂之美;亭阁之处,琴声悠扬,唱腔婉转,水袖翻飞,好一幅精彩纷呈的中国戏曲画卷。

“园林中的戏曲”板块,汇聚了众多名团、名剧、名家,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等多剧种。在闽园、忆江南园、晋中园等中式园林,人们围在戏台、仿古建筑前,一边津津有味地观赏着《霸王别姬》《状元媒》《牡丹亭》等剧目,一边流连忘返在园林美景中。

在开幕式现场,“龙腾虎跃”的京剧武戏、雅致的昆曲《牡丹亭》、京梆双演的《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王洪玲与北京京剧院梅派青衣名家张慧芳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以京剧、河北梆子两个剧种展现穆桂英的巾帼气概。刚刚获得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的李博是国家京剧院老生演员,他和京剧名角魏积军、张小清一起为观众带来京剧《风华正茂》片段,让观众重温革命岁月。由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带来的“国戏风华”戏曲串烧,分别演绎了青海平弦戏、黄梅戏、藏戏、豫剧、潮剧经典片段,让观众欣赏到了不同地方戏的独特魅力;由谭正岩、方旭、翟墨、窦晓璇等优秀中青年京剧演员上演的戏歌《同圆中国梦》,展现出国家兴盛、梨园欢腾的景象。


来源:光明日报

编审:易宇琪

审核:刘婷、甘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