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期待,搞个活动、跳广场舞,我们有地方了,办个事,我们也方便了。”楠木村村民龙兰英高兴地说道。这两天,楠木乡楠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入最后室内布置装饰阶段。楠木乡楠木村党支部书记邹触军告诉记者,原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在祠堂,受空间和时间限制,无法满足群众文体生活需求,于是,今年当地筹资200多万元,进行选址新建。
楠木乡楠木村党支部书记邹触军:“它是一个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便民服务、休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场所,这样既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又能提供多窗口、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楠木乡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楠木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积极推进10kv楠木二线供电项目升级改造,并抢抓冬修水利的有利时机,在全乡9个行政村启动高标水毁修复工程,保障农田生产灌溉,确保来年增产增收。在楠木乡高标水毁修复工程现场,负责人江坤财满怀信心地说:“水渠水坝工程量已经完成一半,正在抓紧时间(推进),在年前一定完工。”
算好农民增收账,农业生产不停歇。趁着应季蔬菜换茬之际,楠木乡总投资110万的特色蔬菜大棚二期工程于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近年来,当地通过发展“致富带头人和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种养殖达人”的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蔬菜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我们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0亩,预计每年可为集体增收40万元,同时带动100多人务工,人均增收1万余元。”楠木乡干部王海林熟练地向记者算起了村民的幸福账单。
截止目前,楠木全乡民生资金投入1148.5万元,22项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涉及水渠维修、便民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计划所有项目在年底前完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同时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楠木乡干部王海林如是说。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冯文斌 熊思炜
编审:胡宇灵
审核:刘婷、甘露
请输入验证码